#23 Be positive

0xinhua 发布于

Huayan Temple Datong China

2022-09 华严寺 - 大同

Hi,见信好,这是 321来信发出的第 24 封信,这也是 2022 年投递的最后一封信。

本期包含以下内容:

  • 足球和自由,如何回忆疫情这三年,这三年创造出的新词
  • 30 岁 30 条建议的清单,关于新冠、阳了之后的科普
  • 关键字:疫情、阳性、Build、托尼·法德尔

💡 想法

如何回忆疫情这三年

世界杯半决赛决赛比赛日那几天我刚好阳性,后面几场比赛基本上是躺在床上看的,不过这并没有影响我看球的乐趣,边看球脑海里蹦出了一些奇怪的想法。说实话我并不是某个队或球星的铁杆粉丝,我也不踢足球,跟热爱看电子竞技比赛一样,只是单纯喜欢看球。当我看到所有克罗地亚球员张开双臂像鸟飞翔一样奔向门将,当姆巴佩凭个人超强实力帮助法国一次次追平比分,我发现并不是某一个球星和国家队让我迷恋,而是足球比赛这个跌宕起伏的过程,扳平比分、读秒绝杀、点球大战等这些让人紧张或窒息的感觉让我一次次上瘾,门将 100 次的精彩扑救 ,1 次的判断失误断送结局同样让人着迷。足球最让人觉得精彩的地方就是实时性和不确定性,比赛没有剧本,我们无法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

那几天带病看球,我无比羡慕那些在看台欢呼、热泪盈眶的球迷,很难想象如果国足能进世界杯,在赛场上踢比赛,中国球迷会有多兴奋和幸福,我曾经也去工体看过几次国安的比赛,体会过北京球迷热情的“京骂”,虽然球踢得不怎么样,中超也办得越来越烂,但现场看球这件事还是很开心和满足的。砸钱确实可以把一个球队变强,但足球文化、氛围、对足球的热爱可能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努力来培养。最近在听播客不合时宜关于世界杯的节目听到一句话觉得挺有意思,“足球对自由的要求非常高,能出比较出名厉害的球员或球队的地方相对于来说都是比较自由的地方,不管是思想自由还是对自由的崇尚。” 这让我想到了法国、英国、阿根廷、日本等国家,这句话不一定对,但貌似确实有一些因素在里面,另外从足球这项运动本身来说,场地面积大和规则较少也让参与竞技的人有更多的活动空间和自由,因为在足球场上身体是最自由的,而场外的自由能培养更好的足球文化。

21 期的来信里我采访了15+ 曾经感染新冠病毒的朋友,而在上周我自己也阳了,这里补充一下我感染及康复的过程。12 月 14 号的早上开始明显得感受到额头发热,测体温低烧 37 度,没有明显的不适,到中午体温上升到 37.5,到了下午 14:00 已经烧到 38 度,当天晚上最高是 38.5,伴随的症状是头痛背痛浑身难受,痛到走路站不稳,烧了一天烧到有点意识模糊,不过整个过程没有吃药,靠喝水、冰块敷额头,当天味觉有一点影响,嘴巴有点苦但不影响干饭。第三天开始退烧下降到 37 度左右,但喉咙剧痛,也就是进入到“刀片卡嗓子”阶段,这个症状一直持续了一周左右才完全恢复,截止到目前已没有其它不适症状。

那几天我还比较诧异,按理说放开了小区也解封了,人应该都出来了,社会回归正常,但偌大的商场和街道空荡荡的,有点回到了20 年新冠刚爆发的时的场景。这个期间让我更难受的是买不到药和菜,出门买止痛药,药店门口排了长队,但已没有布洛芬、抗原供应,只买到了一盒治咳嗽咽喉痛试剂和含片。突如其来的放开和大面积感染让北京这座城市的物流、医疗系统开始承压,由于生鲜平台挤兑物流配送紧张,估计是外卖快递小哥也相继感染,买的生鲜水果无法选择配送,感染的第一周我基本靠外卖,可怜的是连续好几天外卖也没人送了,只能申请退款重新下单等待配送。

三年的封控中,创造出很多新名词,也创造了很多假信息谣言,疫情三年也让很多人学会如何在错综复杂的信息中进行筛选、做出判断,让人们警惕那些试图让我们交出思考选择权的人。关于疫情的信息真假难辨,鼓吹病毒后遗症的各种谣言到处传播,但事实是前一天新闻还是与病毒抗争到底,过了一夜变成了与病毒共存,有的人回国了要在酒店待满 5 天,而有的人因为政策调整可以不用被集中隔离,有的人阳了很恐慌,有的人一直没阳也很焦虑,在新冠带来的不确定性下,焦虑、担忧有时赶不上变化。我在网络上看到也有人希望回到封控清零的状态,担心自己及爷爷奶奶被感染,甚至开始怀念空气中没有病毒身边没有阳性患者的日子。由于新冠病毒对未打疫苗及老年群体的危害更大,截止到目前我也没有渠道可以知道国内老年群体疫苗的接种率是多少,新冠病毒对老年群体造成的致死率具体有多高?屁股决定脑袋,每个人想法不一样,尊重并理解。回想疫情这三年,时间貌似流逝得更快了,到底发生了什么?我们又做了什么或被做了什么?脑海里回想起很多荒诞的事情,我好像无法找到一个合适的词来形容这些年发生的一些事和内心感受,但可以很确定的一个词是类似之前看电视剧《毒枭》用来描述发生在南美洲的事情-魔幻现实,这三年高度细节化的现实生活背景环境中嵌入一些奇异得令人难以置信的东西。

💡 碎片

1994 yahoo

👍 推荐

📃 三十岁三十条人生感悟 - Herman Martinus

作者今年 30 岁整理了一份 30 条建议的清单,其中很有意思的几条:

  • 10 个爱你的人,胜过 10000 个喜欢你的人。
  • 你的投资很烂,随着时间的推移持续积累财富的唯一方法是停止试图玩弄市场(你做不到)。相反始终如一地投资能稳定的增长,致富的唯一途径就是增加收入。
  • 写作就是思考,写作是一种整理和表达你的想法的方式,它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它们
  • 你不需要将你的爱好货币化,爱好就是爱好,工作就是工作
  • 好奇心是一个人可以拥有的最有趣的属性之一,你见过的最有趣的人可能非常好奇。

🎙️ S3E94|关于新冠、疫苗和阳了之后的一些科普 - 硅谷101

收集的一些关于新冠的普遍问题:

  • 北京与广州毒株不同?据说北京的病毒感染的症状更严重,广州的无症状更低?其实是误解,感染后症状都比较明显,但个体差异导致症状不一样,两者都是奥密克戎的亚株,唯一可以确认的是奥密克戎比之前的德尔塔重症率更少。
  • Omicrom 的至重症和致死率都比较低,据说中国是 1% 左右(具体数据目前也无公布,待考证),通过大规模接种疫苗的新加坡是 0.02 %左右,新冠病毒和流感对比的话,新冠要更低,但新冠传染性强,仍然值得担忧和重视。
  • 基础疾病也可以打疫苗,但病情不稳定的期间不建议打,小朋友是低危人群,新冠特效药对老年人更有用,老年人由于疫苗接种率低是高危群体,香港比较有参考性,之前也是清零政策,香港数据数据显示如果一针疫苗没打的老年群体,Omicrom 致死率14%,主要原因是中国一开始推疫苗的时候是从医护人员、年轻人开始,宣传导向及老年人担心打疫苗的不良反应也导致接种率低。
  • 感染新冠止痛退烧用平时的感冒退烧药即可。

📖《build 创造 - 用非传统方式做有价值的事》- 托尼·法德尔

最近看的一本书,托尼·法德尔在书里概述了一名创业者需要面临哪些挑战,法德尔对创造的认识:一个创造者的幸运之处在于,对他而言真正的乐趣在于过程,而非追求“成功”这一结果。我很喜欢他讲找工作这部分,他提到如何找一个适合自己的工作,如果你面临工作的选择时可以对照下:

有可能改变世界的企业启动一场变革的公司,往往具有以下特征:

  • 它正在打造一种全新的,或是将现有技术以竞争对手无法复制或理解的新方式 组合起来的产品或服务。
  • 这种产品能够解决实际问题,针对的是众多用户日常生活中的切实痛点。如 此,该产品的市场前景就会非常广阔。其所应用的崭新技术可以承载公司的愿景——不仅通过产品,还包括支持产品 的基础设施、平台以及系统。
  • 领导者不拘泥于已有的解决方案,愿意顺应用户需求做出改变。它正在用一种你从未听说的方式思考问题和用户需求,你在了解之后,会觉得那种方式非常合理。
  • 付出不一定就有回报。如果技术还不够成熟,付出显然不见得有回报。即便技术已经完备,也要把握时机,这个世界能够接受它。用户需要的是产品所解决的是他们当下面临的真正问题,而不是在遥远的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
  • 留意周围,找到和你有着同样志趣的人。如果除了你之外,地球上再没有其他人在思考你所思考的问题,那你可能真的是走得太远了,甚至是选错了前进方向。
  • 你做什么很重要,你在哪里工作也很重要,但最重要的是你和谁一起工作,你能从谁身上学习。
  • 建立人脉关系是在任何地方找到工作的最好方法,而任何能够和自己偶像共事的工作都是好工作,可以随时和别人交流优秀的想法和创意,你也可以保持良善,想方设法为别人提供帮助。世界上最能让你开心的事情,就是你能以一种有意义的方式助力你的偶像,并赢得他们的信任。
  • 千万不要卡在大象的脚趾缝里,那样你就永远看不到整个大象的样子。人们很容易将对流程、繁文缛节、职能评定,以及办公室政治这些东西的熟稔和真正的个人成长混为一谈。

以上就是第 #23 期的全部内容了,感谢你读到这里,喜欢别忘了订阅及转发 。

下周元旦,Subscriber 们,享受假期的快乐 👋

Made with ❤️ by @wutopia

上期来信:

#22 💡AI 在殖民,社交媒体在衰退